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深陷“价格战”旋涡。当工信部、中汽协等权威机构罕见联合发声,明确抵制“内卷式”竞争时,整个行业都在思考:什么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?上汽大众刚刚发布的上半年业绩,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回应。
数据显示,今年1-6月,上汽大众终端累计销售新车52.3万辆,同比提升2.3%。尤其在6月,单月销量达9.6万辆,实现15.1%的显著增长。在激烈的市场价格博弈环境中,这份逆势增长的答卷,凸显了合资品牌深厚的战略定力与自我革新能力。
“油电同智”双轨并行 筑牢产品壁垒
应对新能源大潮,上汽大众“油电同进”的策略展现了精准的平衡艺术。其主力燃油车系表现稳健:朗逸家族上半年累计售出13.7万辆,帕萨特家族贡献11.7万辆,途观家族交付9.1万辆,途岳家族达成7.1万辆销量。这些车型不仅稳住了销量基石,更以持续的市场吸引力巩固了用户基础。
上半年,上汽大众新品迭出。3月亮相的“全境大七座智能SUV”途昂 Pro,标志着上汽大众Pro家族智能化三部曲的完成;6月推出的ID.3 GTX套件款则引领了汽车个性化改装新风尚。ID.系列在能效方面表现亮眼,ID.3与ID.4 X在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4月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(C-EDTC)中获得“一级能效”评价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上汽大众正加速构建多元化能源产品布局。作为“合资2.0”时代的标志性产物,ID.ERA以“高智感、高情感、高辨识”为理念,强势进军增程混动领域,昭示了其技术路线的开放与拓展。
体系深耕 “合资2.0”时代的全面进化
销量增长的深层支撑,源于上汽大众“合资2.0”战略的系统性推进。当行业陷入价格缠斗时,上汽大众选择回归造车初心——坚守“安全是底线”的德系工艺基因。依托全球化多层级的严苛验证体系,在研发制造各环节贯彻统一的质量标准,确保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生命周期品质可靠。
这种长期发展的思维已融入企业血脉。基于40余年深耕中国市场积累的2800万庞大用户基础,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强劲引擎。在“在中国 为中国”战略指引下,上汽大众正致力于打造融合“德国品质”与“中国智慧”的新一代合资合作模式。
未来展望 全品类发力开启产品密集期
随着下半年产品攻势启动,上汽大众的全品类布局日益清晰。焕新登场的凌渡L携2.0T动力,意欲重塑运动轿跑标杆;全面升级的朗逸 Pro,志在续写“国民家轿”的辉煌传奇。在豪华阵营,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技术,重新定义燃油豪华的边界;奥迪E5 Sportback则完美诠释了德国豪华底蕴与中国智能电动科技的深度交融。
这些产品只是序章。根据规划,2026年将成为其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的爆发“大年”,预计到2030年将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。如此密集的产品投放节奏,标志着企业从单一“造车”向构建完整“出行生态”的战略升级。
写在最后
当行业挣扎于价格战泥潭,上汽大众用半年业绩印证:真正的竞争力根植于系统性的战略定力。在“合资2.0”的新赛道上,其对品质的执着坚守、对技术路线的多元探索以及对产业生态的深刻重塑,正在重新定义合资企业的成长路径。随着下半年多款战略车型相继亮相,这家底蕴深厚的汽车巨头的全方位布局,或将为行业走出“内卷”、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借鉴。在变革的洪流中,唯有坚守核心价值并持续自我超越者,方能穿越市场波动,赢得持久信赖。